(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行皇帝:指已故的皇帝。
- 挽歌辞:哀悼死者的诗歌。
- 李东阳:明代文学家,政治家。
- 北阙南都:北阙指京城,南都指南京,这里泛指国家的政治中心。
- 象镐丰:象指象征,镐丰指周朝的都城镐京,这里比喻国家的繁荣昌盛。
- 际时雍:际指处于,时雍指和谐的时代。
- 龙种:指皇帝,比喻皇帝是龙的传人。
- 高帝:指汉高祖刘邦。
- 虹髯:指皇帝的胡须,比喻皇帝的威严。
- 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
- 长养:长期养育。
- 乾坤:天地。
- 包容:包含,容纳。
- 仙班:指朝廷中的高官。
- 九重:指皇宫,比喻皇帝的居所。
翻译
北方的京城和南方的都城都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我们的皇帝正身处这个和谐的时代。他应该像汉高祖一样,是龙的传人,他的威严甚至超过了唐太宗。草木都得到了长久的养育,天地间没有一处不包容万物。因此我想起了二十年前的事,那时我常在朝廷中侍奉皇帝。
赏析
这首挽歌辞表达了对已故皇帝的深切哀悼和对皇帝的崇高评价。诗中通过对比北阙南都的繁荣景象,强调了皇帝在和谐时代中的重要地位。同时,通过将皇帝比作汉高祖和唐太宗,突出了皇帝的英明和威严。后两句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皇帝的仁慈和包容,以及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怀念。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对已故皇帝的崇高赞颂。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
李东阳的其他作品
- 《 次韵寄题镜川先生后乐园二首 其一 》 —— [ 明 ] 李东阳
- 《 送董圭峰之南京礼部侍郎二首 其二 》 —— [ 明 ] 李东阳
- 《 再哭青溪 》 —— [ 明 ] 李东阳
- 《 送李惟正主事使淮 》 —— [ 明 ] 李东阳
- 《 寿彭詹事先生五十次诸翰林韵 》 —— [ 明 ] 李东阳
- 《 画松三首为卜刑部从大题 其三 》 —— [ 明 ] 李东阳
- 《 初予止诗鼎仪有约同止予援张汝弼故事以只鸡斗酒为罚鼎仪固未尝止及予破戒乃和韵见索再叠前韵并鸡酒答之 》 —— [ 明 ] 李东阳
- 《 昌国君 》 —— [ 明 ] 李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