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石留别用前韵

钝质亲劳琢更锼,又随筐篚过旁州。 相逢却有搏沙恨,欲往先防见玉羞。 君义比金谁合断,我心非水亦分流。 如闻翰苑将移篆,愿与钤封一处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钝质:愚钝的品质。
  • 琢更锼:雕琢和刻削,比喻精心培养或修饰。
  • 筐篚:古代盛物的竹器,这里指装载物品的容器。
  • 搏沙:比喻短暂的相聚,如同沙子一握即散。
  • 见玉羞:见到美好的事物感到羞愧,这里指担心自己的不足。
  • 君义比金:比喻对方的情义坚如金石。
  • 合断:能够断定,这里指坚定不移。
  • 我心非水:我的心不像水那样平静,意指心中有波动。
  • 分流:分开流动,比喻情感或意志的分歧。
  • 翰苑:翰林院,古代负责编纂国史、起草诏令的机构。
  • 移篆:改变印章,比喻改变职位或职责。
  • 钤封:盖印封存,这里指希望与对方共同承担责任或分享成果。

翻译

我这愚钝的品质,经过你的精心培养和修饰,如今又随着装载的容器,将要离开这里前往他州。 我们相逢时,心中充满了如同握沙即散的遗憾,想要前往却又担心自己的不足,感到羞愧。 你的情义坚如金石,谁能断定它的坚定不移,而我的心却不像水那样平静,情感上有所波动。 听说翰林院将要改变职责,我愿意与你共同承担责任,一起分享成果。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和离别的遗憾。诗中,“钝质亲劳琢更锼”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培养之恩的感激,“相逢却有搏沙恨”则抒发了离别时的无奈与不舍。后两句通过对“君义比金”与“我心非水”的对比,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期许。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