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邃庵

岳麓峰前湘水阴,思归无计豁烦襟。 亦知吴越非吾土,未必功名是我心。 地上青山随处有,镜中华发逐年深。 故人只在邻州住,空谷他时听足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邃庵:人名,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
  • 岳麓峰: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湘江之滨。
  • 湘水:即湘江,流经湖南省。
  • 烦襟:心中的烦恼。
  • 吴越:古代国名,指今江苏、浙江一带,这里泛指江南地区。
  • 镜中华发:镜中的白发,指岁月流逝,人已老去。
  • 逐年深:随着年岁的增长,越来越深。
  • 空谷:空旷的山谷,比喻寂静无人之地。
  • 足音:脚步声,这里比喻朋友的音讯或到来。

翻译

在岳麓峰前,湘江之畔,我思乡却无计可施,只能以此来宽慰心中的烦恼。 虽然知道吴越之地并非我的故乡,但功名成就也未必是我内心的真正追求。 地上的青山随处可见,而镜中的白发却随着年岁增长,愈发显得深沉。 我的故人就住在邻近的州县,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在空旷的山谷中听到他的脚步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在外游历时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功名的淡漠态度。诗中,“岳麓峰”与“湘水”构成了湖南的典型景象,而“思归无计”则透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后句“亦知吴越非吾土,未必功名是我心”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个人追求的反思,认为功名并非心中所愿。诗的结尾,通过对“故人”和“空谷足音”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与友情的高洁情怀。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