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答邵国贤

种树长安不作阴,幽居何处解冠襟。 闲逢北客论山价,老向南枝识鸟心。 江水纵平终是险,惠峰虽好未为深。 只应棹入荆溪去,遥听吴歌答楚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居:隐居。
  • 解冠襟:脱去官帽和官服,指放弃官职。
  • 北客:北方来的人。
  • 山价:山中物品的价值。
  • 南枝:指南方的树枝,这里比喻南方。
  • 识鸟心:理解鸟的心意,比喻理解隐居者的心意。
  • 惠峰:山名,具体位置不详。
  • (zhào):划船。
  • 荆溪:水名,在今江苏省宜兴市。
  • 吴歌:吴地的民歌。
  • 楚音:楚地的音乐。

翻译

在长安种树,却不成荫,我隐居的地方又在哪里,能让我脱去官帽和官服呢?闲暇时遇到北方来的人,谈论山中物品的价值,年老的我向南方树枝学习,理解隐居者的心意。江水虽然平静,但终究是险恶的,惠峰虽好,但并不深邃。只希望能划船进入荆溪,远远地听着吴地的民歌,回应楚地的音乐。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通过对比长安的繁华与幽居的宁静,以及江水的平静与险恶,惠峰的美好与浅薄,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向往。最后两句通过想象划船进入荆溪,听吴歌答楚音的情景,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渴望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感悟。

李东阳

李东阳

李东阳,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李东阳八岁时以神童入顺天府学,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 158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