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东辽:指中国东北地区,古时属于辽东。
- 先王地:指古代帝王曾经统治过的土地。
- 千里关津:指辽阔的边疆和重要的关口。
- 带古城:指边疆地区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古城。
- 山海:指山脉和大海,这里用来形容地势险要。
- 国险:国家的险要之地。
- 岔河:指河流的分叉处,这里可能指辽河的分叉,地理位置重要。
- 逼神京:逼近京城,指地理位置靠近国家的政治中心。
- 通贡奉朔:指边疆民族向中央王朝进贡,奉行中央的历法。
- 夺市绐和:指边疆的贸易被夺取,和平被破坏。
- 太不情:非常不合情理。
- 草茆:指草野之地,比喻民间。
- 匪细:不是小事。
- 投笔请长缨:投笔从戎,请求出征。长缨,指战袍上的带子,象征军人的身份。
翻译
东辽这片土地,曾是古代帝王统治过的领地,千里边疆上分布着许多重要的关口和古城。山脉和大海构成了国家的险要之地,而岔河的位置又靠近京城,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边疆民族原本向中央王朝进贡,奉行中央的历法,但现在贸易被夺取,和平被破坏,这种行为非常不合情理。如今,我这个草野之人也深感忧虑,这不是小事。我愿意放下笔,请求出征,为国家效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安全的关切和对国家安危的忧虑。诗中,“东辽”、“千里关津”、“山海”等词语描绘了边疆的辽阔与险要,而“通贡奉朔”与“夺市绐和”则对比了边疆原本的和平与现在的动荡。最后,诗人以“投笔请长缨”表达了自己愿意为国出征的决心,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明代士人的忠诚与担当。
李之世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传世者有《鹤汀集》十卷,其中诗集七卷、文集二卷,卷一〇附录其弟李之标文度《凫渚集》。原刻《朱厓集》,一集《浮槎草》,二集《可庐草》,三集《歇园草》,四集《和苏草》,五集《韵语》,今已不传,惟附见于《鹤汀集》之中。《鹤汀集》前有李本宁《圭山副藏叙》、韩上桂《北游草叙》二文,可供参考。康熙《新会县志·艺文下》录其诗三十一首、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八首,《明诗纪事》六首。《鹤汀集》录有邑志小传、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一有传。
► 13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