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平歌送许问

· 孟郊
边柳三四尺,暮春离别歌。 早回儒士驾,莫饮土番河。 谁识匣中宝,楚云章句多。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暮春:春末,农历三月。
  • 儒士:指读书人,学者。
  • 土番:古代对边疆少数民族的称呼,这里可能指边疆的异族。
  • 匣中宝:比喻珍贵的东西,这里可能指诗书或学问。
  • 楚云:楚地的云,这里可能指楚地的文化或文学。
  • 章句:指文章的段落和句子,这里可能指学问或文学作品。

翻译

边疆的柳树只有三四尺高,在这春末时节唱起了离别的歌。 早早地让读书人驾车回去,不要喝边疆异族的河水。 谁能认识到匣中的珍宝,楚地的云下有着丰富的文章和诗句。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边疆柳树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诗中劝诫读书人早早归去,不要与边疆异族有所交集,体现了当时对边疆异族的隔阂与不信任。后两句则赞美了楚地的文化和文学,暗示了学问的珍贵和丰富。整首诗简洁而富有深意,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对边疆异族的复杂情感。

孟郊

孟郊

孟郊,唐代诗人。字东野。汉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张籍私谥为贞曜先生。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