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神遘上人

· 周贺
草履蒲团山意存,坐看庭木长桐孙。 行斋罢讲仍香气,布褐离床带雨痕。 夏满寻医还出寺,晴来晒疏暂开门。 道情淡薄闲愁尽,霜色何因入鬓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草履:草编的鞋子。
  • 蒲团:用蒲草编织成的圆形坐垫,常用于打坐或跪拜。
  • 山意:山中的意境或心境。
  • 桐孙:桐树的幼苗或小树。
  • 行斋:指僧人行走时的斋戒。
  • 布褐:粗布衣服。
  • 离床:离开床铺。
  • 夏满:夏季结束。
  • 晒疏:晒干经书或文献。
  • 道情:修道的心情或情感。
  • 淡薄:淡泊,不追求名利。
  • 霜色:白发。
  • 鬓根:鬓角的发根。

翻译

穿着草鞋,坐在蒲团上,山中的意境依旧存在,静静地看着庭院的树木,桐树的小苗正在生长。 行斋结束后,香气依旧缭绕,粗布衣服离开床铺,带着雨后的痕迹。 夏末时节,寻医问药,离开寺庙,晴天时,晒干经书,暂时打开门。 修道的心情淡泊,闲愁尽去,那白发又是何因,悄悄地长在了鬓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神遘上人的僧侣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诗中,“草履蒲团”和“山意存”表达了上人简朴的生活和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心境。通过“行斋罢讲仍香气”和“布褐离床带雨痕”,诗人细腻地描绘了上人的修行生活,展现了其清贫而充实的生活状态。后两句则反映了上人淡泊名利,专注于修道的心绪,以及岁月留下的痕迹——白发,增添了一丝淡淡的哀愁,体现了上人对尘世的超然态度和对修行的执着追求。

周贺

生卒年不详。字南卿,东洛(今河南洛阳)人。客润州3年,曾隐嵩阳少室山,后居庐岳为僧,法名清塞。文宗大和末,姚合任杭州刺史,爱其诗,命还俗。晚年曾出仕,诗有“一官成白首”(《秋宿洞庭》)句,然仕履未详。生平略见《唐摭言》卷一〇。周贺工诗,多近体,与贾岛、无可齐名,王定保称其“诗格清雅”(《唐摭言》),张为列之于“清奇雅正主”之入室。与姚合、贾岛、方干、朱庆馀友善,多所唱酬。《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周贺诗》1卷。《全唐诗》存诗1卷,凡93首,《全唐诗续拾》补诗4句。 ► 9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