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元寺西院寄李员外纵联句
寄隐霜台客,相思粉署人。
诚知阡陌近,无奈别离频。
夜色迷双树,钟声警四邻。
散才徒仰鲍,归梦远知秦。
雨带清笳发,花惊夕漏春。
招摇随步锡,仿佛听行轮。
要路推高足,空林寄一身。
盛名知独擅,良会忆相亲。
稍涤心中垢,都遗陌上尘。
今宵此堂集,何事少遗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建元寺:寺庙名,具体位置不详。
- 西院:寺庙的一部分,可能指西边的院落。
- 李员外纵:李员外,指李纵,员外是官职名,纵是名字。
- 联句:一种诗歌创作形式,多人合作,每人一句或几句。
- 寄隐霜台客:寄隐,指隐居;霜台,指御史台,这里可能指隐居的官员或文人。
- 粉署人:指在官署中任职的人。
- 阡陌:田间的小路,这里指距离。
- 散才:指才华分散,不集中。
- 鲍:指鲍照,南朝宋的文学家,这里用以自比。
- 秦:指长安,古称秦,这里指故乡。
- 清笳:清脆的笳声,笳是一种乐器。
- 夕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夜晚的时间。
- 招摇:摇曳的样子。
- 步锡:行走时所持的锡杖,这里指行走。
- 行轮:行走的车轮声。
- 高足:指高位或高才。
- 空林:空旷的树林。
- 独擅:独自擅长。
- 良会:美好的聚会。
- 心中垢:心中的烦恼或污垢。
- 陌上尘:路上的尘土,比喻世俗的纷扰。
- 遗民:指隐居的人或不被世俗所容的人。
翻译
寄给隐居在霜台的朋友,思念在官署中的人。 确实知道距离很近,无奈别离频繁。 夜晚的景色迷蒙,双树间模糊不清,钟声警醒四邻。 才华分散,只能仰望鲍照,归梦却远知故乡秦地。 雨中带着清脆的笳声响起,花朵惊动了夜晚的计时器,春意盎然。 招摇的步履伴随着锡杖,仿佛听到了行走的车轮声。 要在重要的道路上推举高才,空旷的树林中独自一人。 盛名之下,独自擅长,美好的聚会中忆起相亲。 稍稍洗涤心中的烦恼,全都遗忘了路上的尘土。 今夜在此堂聚集,为何事而少了隐居的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联句的形式,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和对频繁别离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夜色迷双树”、“雨带清笳发”等,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同时,诗人通过对比“散才”与“高足”,表达了对才华的自我认知和对高位的向往。最后,诗人希望洗涤心中的烦恼,遗忘世俗的纷扰,体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清净心境的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