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居永定精舍

政拙忻罢守,闲居初理生。 家贫何由往,梦想在京城。 野寺霜露月,农兴羁旅情。 聊租二顷田,方课子弟耕。 眼暗文字废,身闲道心精。 即与人群远,岂谓是非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政拙:指政治上的不擅长或不成功。
  • 忻罢守:高兴地辞去官职。
  • 理生:安排生活。
  • 农兴:农事兴起,指务农。
  • 羁旅情: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二顷田:指一小块田地。顷,古代面积单位,一顷等于一百亩。
  • 方课:指导,教导。
  • 道心精:对道的理解和修行精深。
  • 即与人群远:远离人群,指隐居。
  • 是非婴:被是非所困扰。婴,缠绕,困扰。

翻译

政治上不擅长,我高兴地辞去了官职,开始安排闲居的生活。家境贫寒,我无法远行,梦想着在京城有所作为。在野外的寺庙里,霜露和月光下,我感受到了农事兴起和旅途中的思乡之情。于是我租下了两顷田地,指导我的子弟们耕种。我的视力已经模糊,不再阅读文字,但我身心自在,对道的理解和修行更加精深。我远离了人群,又怎会被是非所困扰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韦应物在政治上不得志后,选择辞官归隐,过上简朴田园生活的情感。诗中,“政拙忻罢守”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对政治的失望与放弃,而“闲居初理生”则描绘了他开始新生活的情景。诗人的“梦想在京城”与现实的“家贫何由往”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他的无奈与向往。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在野寺中的感受和指导子弟耕种的情景,展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满足和对道义生活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

韦应物

韦应物

韦应物,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5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