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寥寥(liáo liáo):形容声音稀疏。
- 磬(qìng):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形似曲尺,用玉、石或金属制成,悬挂于架上,击之而鸣。
- 疏钟:稀疏的钟声。
- 烦恼:佛教用语,指因贪、嗔、痴等引起的种种心理状态。
- 师长:此处指僧人,即无可上人。
- 清凉:指心境的宁静和清净。
- 蚁行:蚂蚁爬行的样子。
- 古藓(xiǎn):古老的苔藓。
- 鹤毳(cuì):鹤的细毛。
- 深松:茂密的松林。
- 尘埃:尘土,比喻世俗的烦恼和纷扰。
翻译
在静谧中,我听到的声音稀疏而悠远,那是孤独的磬声和稀疏的钟声。 僧人无可上人已经离去,留下了我在这清凉之地暂时相遇。 蚂蚁在古老的苔藓上爬行,鹤的细毛飘落在茂密的松林中。 我不禁想象,当我离开这里,归途上又将有多少尘埃和纷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姚合在拜访无可上人院时的所感所想。诗中,“寥寥听不尽,孤磬与疏钟”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表达了诗人对清净之地的向往。通过“烦恼师长别,清凉我暂逢”,诗人表达了对僧人无可上人的敬仰以及对清凉心境的珍惜。后两句“蚁行经古藓,鹤毳落深松”则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进一步以物喻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最后,“自想归时路,尘埃复几重”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忧虑,以及对清净生活的留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禅意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