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行褒斜谷作

古地接龟沙,边风送征雁。霜明草正腓,峰逼日易晏。 集旅布嵌谷,驱马历层涧。岷河源涉屡,蜀甸途行惯。 矢橐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注意奏凯赴都畿,速令提兵还石坂。 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褒斜谷: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附近,是古代军事要地。
  • 龟沙:指龟兹和沙州,古代西域的两个国家。
  • 征雁:指南迁的雁群,常用来象征远行或战争。
  • (féi):枯萎。
  • 峰逼日易晏:山峰高耸,使得日落显得更早。
  • 集旅布嵌谷:集结军队,布置在峡谷中。
  • 岷河:即岷江,流经四川。
  • 蜀甸:指蜀地,即今四川省。
  • 矢橐弧室:指装箭的袋子和弓的库房,这里代指军备。
  • 儋爵食禄:指享受爵位和俸禄。
  • 从宦:指做官。
  • 都畿:指京城及其周边地区。
  • 石坂: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三川:指黄河、洛河、伊河,这里泛指中原地区。
  • 卖刀买犊:比喻放弃战争,回归和平生活。

翻译

在这古老的边疆之地,连接着龟兹和沙州,边关的风送走了南迁的雁群。霜降使得草木枯萎,山峰高耸,日落似乎更早了。我们在峡谷中集结军队,驱马穿过层层山涧。多次涉水过岷江,习惯了蜀地的旅途。军备充足,享受着爵位和俸禄,因为从政而得。我们注意着奏报胜利,前往京城周边,迅速命令提兵返回石坂。中原地区顿时气象一新,人们卖掉刀剑,买回牛犊,消除了忧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唐代边疆的军事行动和边塞风光。通过“征雁”、“霜明草正腓”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边塞的荒凉与军旅的艰辛。诗中“集旅布嵌谷,驱马历层涧”展现了军队的行军布阵,而“矢橐弧室岂领军,儋爵食禄由从宦”则反映了军人的职责与荣耀。最后,“三川顿使气象清,卖刀买犊消忧患”传达了战争结束后的和平与安宁,体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边塞的壮阔,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

武元衡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