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李十一尚书西亭暇日书怀见寄十二韵之作

鼎铉昔云忝,西南分主忧。 烟尘开僰道,旌节护蛮陬。 任重功无立,力微恩未酬。 据鞍惭齿发,责帅惧春秋。 高德闻郑履,俭居称晏裘。 三刀君入梦,九折我回辀。 时景屡迁易,兹言期退休。 方追故山事,岂谓台阶留。 遐抱清净理,眷言兰杜幽。 一缄琼玖赠,万里别离愁。 巴岭云外没,蜀江天际流。 怀贤耿遥思,相望凤池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鼎铉(dǐng xuàn):古代指宰相的职位。
  • (tiǎn):谦辞,表示愧对。
  • 僰道(bó dào):古代西南地区的一个民族,这里指其居住的地区。
  • 蛮陬(mán zōu):指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居住地。
  • 据鞍(jù ān):指骑在马上,比喻担任职务。
  • 郑履:指郑国的鞋子,比喻贤人。
  • 晏裘:指晏子的皮衣,比喻节俭。
  • 三刀:古代传说中的祥瑞之物,比喻高官。
  • 九折:指九折坂,比喻艰难的旅途。
  • 回辀(huí zhōu):回车,比喻返回。
  • 遐抱(xiá bào):远大的抱负。
  • 眷言(juàn yán):眷恋,思念。
  • 琼玖(qióng jiǔ):美玉,比喻珍贵的礼物。
  • (gěng):明亮,这里指思念之情。

翻译

昔日我曾愧居宰相之位,分担了西南的主忧。烟尘中开辟了通往僰道的路,旌节护卫着边远的蛮陬。责任重大而功业未立,力量微薄而恩情未报。骑在马上,我惭愧自己的年老,担心主帅的春秋大业。我听闻高德之人如同郑国的贤士,节俭之人如同晏子的皮衣。你曾梦见三刀象征的高官,我在九折坂的艰难旅途中回车。时光屡屡变迁,我期望退休。我想要追忆故山的事,岂料台阶依旧留我。我怀抱着远大的抱负,思念着兰杜的幽静。一封赠予你的珍贵信件,伴随着万里别离的愁绪。巴岭的云外隐没,蜀江的天际流淌。我怀念贤人,思念之情如明亮的星辰,遥望凤池之头。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担任重要职务时的回忆与自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怀旧之情。诗中运用了许多典故和比喻,如“鼎铉”、“郑履”、“晏裘”等,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历史的尊重。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细腻而深沉,既有对功业的自责,也有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退休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武元衡

武元衡,唐代诗人、政治家,字伯苍。缑氏(今河南偃师东南)人。武则天曾侄孙。建中四年,登进士第,累辟使府,至监察御史,后改华原县令。德宗知其才,召授比部员外郎。岁内,三迁至右司郎中,寻擢御史中丞。顺宗立,罢为右庶子。宪宗即位,复前官,进户部侍郎。元和二年,拜门下侍郎平章事,寻出为剑南节度使。元和八年,征还秉政,早朝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遣刺客刺死。赠司徒,谥忠愍。《临淮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 19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