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得古砚

· 姚合
僻性爱古物,终岁求不获。 昨朝得古砚,黄河滩之侧。 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 宅亦作流水,斯砚未变易。 波澜所激触,背面生罅隙。 质状朴且丑,今人作不得。 捧持且惊叹,不敢施笔墨。 或恐先圣人,尝用修六籍。 置之洁净室,一日三磨拭。 大喜豪贵嫌,久长得保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僻性:指特殊的爱好或性格。
  • 终岁:整年。
  • 古砚:古代的砚台。
  • 罅隙:裂缝。
  • 质状:质地和形状。
  • 捧持:捧着。
  • 六籍:指《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六部经典。
  • 磨拭:擦拭。

翻译

我有着特殊的爱好,喜欢古物,整年都在寻找却未能得到。昨天早上,我在黄河滩边得到了一块古砚。想到这黄河之中,应该有古人的居所。那些居所也随着流水消逝,但这块砚台却未曾改变。波浪的冲击在砚台背面留下了裂缝。它的质地和形状虽然朴素且有些丑陋,但如今的人是做不出来的。我捧着它,既惊叹又不敢轻易使用笔墨。或许这块砚台曾被古代的圣人用来修订六部经典。我将它放置在洁净的房间里,每天擦拭三次。虽然它可能会被豪贵之人嫌弃,但我会长久地珍惜它。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古物的深厚情感和珍视。通过描述在黄河滩边意外发现古砚的经历,作者展现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文化遗产的尊重。诗中,“念此黄河中,应有昔人宅”一句,不仅表达了对古人生活的想象,也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最后,作者对古砚的珍视和保养,反映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决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唐代文人对古物的独特情怀。

姚合

姚合

唐陕州硖石人,一说吴兴人。姚崇曾孙,一说姚崇曾侄孙。宪宗元和十一年进士。授武功主簿,世称姚武功。敬宗宝历中为监察御史。文宗大和中,出为金、杭州刺史。入为谏议大夫,改给事中。时民诉牛羊使夺其田,诏朱俦覆按,猥以田归使,合劾发其私,以地还民。官终秘书监。工诗,其诗称武功体。与贾岛并称贾姚或姚贾。曾选王维、钱起等人诗编为《极玄集》。有诗集等。 ► 5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