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李丞旧居

盛名天下挹馀芳,弃置终身不拜郎。 词藻世传平子赋,园林人比郑公乡。 门前坠叶浮秋水,篱外寒皋带夕阳。 日日青松成古木,秪应来者为心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ì):汲取,引申为享受。
  • 馀芳:余留的香气,比喻前人的遗风或名声。
  • 弃置:抛弃,搁置不用。
  • 拜郎:指做官。
  • 词藻:诗文中精美的字句。
  • 平子赋:指东汉文学家张衡(字平子)的赋作,这里泛指优美的文学作品。
  • 郑公乡:指东汉郑玄的故乡,因其学问渊博,故其乡被誉为学术之地。
  • 坠叶:落叶。
  • 寒皋:寒冷的水边高地。
  • (zhī):只,仅仅。

翻译

他享有盛名,天下人都享受着他留下的芳香,但他却选择放弃仕途,终身未曾做官。 他的文学才华被世人传颂,如同张衡的赋作一样,他的园林也被比作郑玄的故乡,充满了学问与文化的气息。 门前落叶漂浮在秋水上,篱笆外的寒冷水边高地映着夕阳的余晖。 日复一日,青松长成了古木,只有来访者会为此感到心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馆陶李丞旧居的描绘,表达了对李丞高尚品格和文学才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其弃官不仕的遗憾。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坠叶浮秋水”、“寒皋带夕阳”,营造出一种萧瑟而美丽的秋日景象,与李丞的隐逸生活相映成趣。结尾的“日日青松成古木,秪应来者为心伤”则深刻地反映了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哀愁,以及对李丞遗世独立精神的敬仰。

皇甫冉

皇甫冉

皇甫冉,字茂政,润州丹阳(今江苏镇江)人,唐代诗人。先世居甘肃泾州。天宝十五年进士。曾官无锡尉,大历初入河南节度使王缙幕,终左拾遗、右补阙。其诗清新飘逸,多飘泊之感。 ► 22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