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公业在净名得甚深义仆近获顾长康月宫真影对戴安道所画文殊走笔此篇以屈瞻礼

五浊之世尘冥冥,达观栖心于此经。 但用须弥藏芥子,安知牛迹笑东溟。 生公吐辩真无敌,顾氏传神实有灵。 今日净开方丈室,一飞白足到茅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五浊:佛教术语,指世界的五个污浊方面,包括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 尘冥冥:尘世昏暗不明。
  • 达观:通达事理,对事情看得开。
  • 栖心:寄托心意。
  • 须弥藏芥子:佛教比喻,须弥山虽大,却能藏于芥子之中,比喻佛法广大无边。
  • 牛迹笑东溟:牛的蹄印嘲笑东海,比喻小者自大。
  • 生公:指晋代高僧竺道生,以辩才著称。
  • 吐辩:辩论,这里指竺道生的辩才。
  • 顾氏传神:指顾恺之的画技传神。
  • 实有灵:确实有灵性,指画作生动。
  • 净开:清洁打开,这里指打开清净的居所。
  • 方丈室:佛教寺院中住持的居室。
  • 一飞白足:形容迅速,白足指僧人的脚。
  • 茅亭:茅草搭建的亭子,指简朴的居所。

翻译

在这个充满五浊的世界里,尘世昏暗不明,我在这里寻求心灵的寄托。佛法广大,须弥山能藏于芥子之中,又怎能理解牛的蹄印嘲笑东海的自大呢?竺道生的辩才真是无人能敌,顾恺之的画技确实传神有灵。今天我清洁打开了方丈室,迅速地来到了这简朴的茅亭。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佛法深奥的理解和对尘世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须弥藏芥子”和“牛迹笑东溟”的比喻,展现了佛法的广大和小者的自大,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同时,通过对竺道生和顾恺之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高超智慧和艺术的敬仰。最后,诗人以清洁打开方丈室和迅速到达茅亭的描述,展现了自己追求清净和简朴生活的愿望。

李群玉

李群玉

唐澧州人。字文山。性旷逸,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不乐仕进,以吟咏自适。裴度荐之,诏授弘文馆校书郎,未几乞归,卒。有《李群玉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