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第有感

· 邵谒
古人有遗言,天地如掌阔。 我行三十载,青云路未达。 尝闻读书者,所贵免征伐。 谁知失意时,痛于刃伤骨。 身如石上草,根蒂浅难活。 人人皆爱春,我独愁花发。 如何归故山,相携采薇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下第:指科举考试未被录取。
  • 邵谒:唐代诗人。
  • 青云路:指谋求高位的途径。
  • 征伐:征战讨伐,这里指灾祸、苦难。
  • 根蒂:植物的根及瓜果的把儿,比喻事物的根基、基础。
  • 薇蕨:薇和蕨。嫩叶皆可作蔬,为贫苦者所常食。

翻译

古人有留下的话语,说天地就如同手掌那么宽阔。我行走世间三十年了,谋求高位的路还没有通达。曾经听闻读书的人,可贵之处在于能避免灾祸。谁知道失意的时候,痛苦就像被利刃伤到骨头那样剧烈。自身如同石头上的草,根基浅薄难以存活。人人都喜欢春天,只有我为花儿开放而忧愁。如何回到故乡的山中,相互携手去采摘薇蕨。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科举落第后的失意与感慨。诗中先以古人言论起笔,衬托出天地之广阔,接着感叹自己多年求仕不顺。强调读书原本期望避免磨难,但现实却失意苦痛。以“身如石上草”比喻自身艰难的处境。又通过众人爱春与自己独愁花发的对比,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与内心的哀愁。最后表达了想要归乡隐居、采摘薇蕨的愿望。整首诗情感真挚,将落第后的无奈、痛苦和对未来的迷茫与期望交织在一起,令人对诗人的遭遇感同身受。

邵谒

唐韶州翁源人。少为县吏,触县令怒,被逐。遂截发悬于县门,发愤读书,博通经史。懿宗咸通七年赴京,隶国子监。工诗,所作多刺时事。 ► 37篇诗文

邵谒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