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日荆州作

· 吴融
万里投荒已自哀,高秋寓目更徘徊。 浊醪任冷难辞醉,黄菊因暄却未开。 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 惊时感事俱无奈,不待残阳下楚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投荒:被流放到荒远的地方。
  • 寓目:观看,过目。
  • 徘徊:来回地走。
  • 浊醪(zhuó láo):浊酒。
  • 上国:指京城。
  • 戎马乱:战乱。
  • 塞鸿:塞外的鸿雁,比喻音信。

翻译

我被流放到遥远的荒野,心中早已充满了哀愁, 在这高秋时节,我望着四周,心中更加徘徊不定。 尽管浊酒冷了,但我难以拒绝它的醉意, 黄菊因为天气还暖,却还未开放。 京城啊,不要让我回去,那里战乱不断, 我的故人在哪里呢?只有塞外的鸿雁传来消息。 我为时局的变化和人事的无常感到惊恐和无奈, 不等残阳西下,我就离开了楚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被流放后的孤独与哀愁,以及对战乱时局的无奈和对故人的思念。诗中,“万里投荒”和“高秋寓目”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荒凉环境和凄凉心境,“浊醪任冷”和“黄菊因暄”则通过寓物言志,抒发了诗人的苦闷与无奈。后两句“上国莫归戎马乱,故人何在塞鸿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战乱的恐惧和对亲友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