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公之鄂渚寻观主张骖鸾

桃花春水涨,之子忽乘流。 岘首辞蛟浦,江中问鹤楼。 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蘋洲。 应是神仙子,相期汗漫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元公:友人的尊称。
  • 鄂渚(è zhǔ):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
  • 观主:道观的主持者。
  • 骖(cān)鸾:谓仙人驾驭鸾鸟云游。
  • 之子:这个人。
  • 岘(xiàn)首:山名。在湖北襄阳县南。亦名岘山。
  • 蛟浦:水名。又名蛟川。在浙江镇海县东北。
  • 汗漫游:形容漫游之远。

翻译

桃花盛开春江水涨的时候,这人忽然乘船顺流而走。在岘首山辞别蛟浦,于江中询问鹤楼。赠送你青竹杖,送你到白蘋洲。你应是神仙般的人物,期待着一起远游。

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送友人元公去鄂渚找寻道观主持并一同远游而作。诗的开篇描绘了桃花绽放春水上涨的美景,也点明友人出行的时机。“岘首辞蛟浦,江中问鹤楼”,表明友人旅途的路径和行程,富有动态。“赠君青竹杖,送尔白蘋洲”,写出了送别的情谊和对友人一路的关照。最后两句“应是神仙子,相期汗漫游”则对友人给予了美好的期待,也透露出对这次旅程的憧憬。全诗感情真挚,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景色和送别场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和祝福。

孟浩然

孟浩然

孟浩然,唐代诗人,孟子第33代。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