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少年乐

· 李贺
芳草落花如锦地,二十长游醉乡里。 红缨不重白马骄,垂柳金丝香拂水。 吴娥未笑花不开,绿鬓耸堕兰云起。 陆郎倚醉牵罗袂,夺得宝钗金翡翠。
拼音

注释

芳草:芬芳的香草。 落花:坠落的花朵。 如:如若。 锦地:铺着织锦的大地。 二十:二十岁。 长游:长久地游历。 醉乡:酒醉之乡。醉酒后,飘飘然似乎进入的另一番乡境。 红缨:红色的长缨(指缰绳)。 不重:不再沉重。有说‘不动’。 白马骄:白色的骏马矫健。骄,马健壮。《说文》骄,马高六尺为骄。《诗》曰“我马唯骄。” 垂柳:枝条下垂的柳树。 金丝:金黄的嫩柳丝。 香拂水:香气拂拭水面。 吴娥:吴地的美女娇娥。 未笑:没有笑。 花不开:花朵不开放。 绿鬓:染成绿色的鬓发。乌黑而有光泽的鬓发。形容年轻美貌。 耸堕:高耸矮堕。 兰云:兰香的云鬓。云,女子如云的鬓发。云鬓。 起:飘起,升起。 陆郎:指南朝陈后主宠臣陆瑜。《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四·明下童曲》“陈孔骄赭白,陆郎乘斑骓。徘徊射堂头,望门不欲归。”王琦汇解“陈孔,谓陈宣、孔范;陆谓陆瑜。皆陈后主狎客。” 倚醉:倚仗着酒醉。 牵:攀牵。牵扯。 罗袂:丝罗的衣袖。亦指华丽的衣着。轻薄有稀孔的丝织品缝制的衣袂或衣袖。 夺得:抢夺得到。 宝钗:缀有珍宝的发钗。旧时妇女头上装饰所戴的簪子。 金翡翠:首饰名。镶金的翡翠(耳环或手镯)。有金色翡翠鸟图样的帷帐或罗罩。金色的翡翠鸟。

《杂曲歌辞·少年乐》是唐代诗人李贺所作诗词之一。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红缨(hóng yīng):指马缰绳上的红色装饰。
  • 金丝:形容柳枝细长柔软,如同金色的丝线。
  • 吴娥:指吴地的女子。
  • 绿鬓:形容女子乌黑发亮的鬓发。
  • 耸堕:形容头发高耸而又柔软地垂下。
  • 兰云:比喻女子头发香气扑鼻,如同兰花般美丽。
  • 陆郎:诗中男子的代称。
  • 罗袂(luó mèi):指女子的衣袖。
  • 宝钗(bǎo chāi):女子头上的珍贵发饰。
  • 金翡翠:指宝钗上的金色和翡翠装饰。

翻译

芳草和落花铺满地面,如同锦绣一般美丽,二十岁的少年常常在醉乡中游玩。马缰绳上的红缨并不显得沉重,而白马则显得格外骄傲,垂柳的枝条细长柔软,散发着香气,轻拂水面。吴地的女子未笑,花儿也不开放,她的乌黑发亮的鬓发高耸而又柔软地垂下,如同兰花般美丽。陆郎醉意中牵起女子的衣袖,轻易地夺得了她头上的珍贵发饰,那上面装饰着金色和翡翠。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里少年游赏的情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青春的活力和浪漫的氛围。诗中“芳草落花如锦地”一句,以锦绣比喻芳草和落花,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美景。后文通过对红缨、白马、垂柳等细节的描写,进一步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感受,营造出一种轻盈、优雅的春日氛围。诗中的女子形象含蓄而美丽,她的未笑与花的未开相映成趣,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期待。结尾处陆郎的醉态和夺钗的动作,则透露出少年人的轻狂和率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浪漫的情怀。

李贺

李贺

李贺,唐代著名诗人,汉族,河南福昌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重要人物。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