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游荆州投魏中丞

贫埋病压老巑岏,拂拭菱花不喜看。 又恐无人肯青眼,事须凭仗小还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巑岏(cuán wán):形容山高峻的样子,这里用来比喻诗人自身贫病交加、艰难困苦的处境。
  • 菱花:指镜子,因古代铜镜多为菱花形状。
  • 青眼: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 对所憎恶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恶;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的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看重。
  • 小还丹:道教的丹药名,传说服用可返老还童,长生不老。这里诗人用此意在暗示自己希望得到贵人帮助,摆脱困境。

翻译

贫困如沉重大山,疾病如恶魔缠身,让我这衰老身躯好似那高峻难行的山峦一般不堪重负。我轻轻擦拭着菱花铜镜,却不愿多看镜子中的自己。又担心这世间无人愿意看重我、赏识我,看来这艰难的处境终究还是得依靠那神奇的小还丹(贵人的扶持)才能有所改变啊 。

赏析

这首诗以直白而深沉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当时困窘的处境与内心的复杂情绪。开篇“贫埋病压老巑岏”,诗人将贫、病、老三种困境结合,用“巑岏”一词形象生动地描绘出自身犹如被高山压制般的艰难状况,给人强烈的画面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诗人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拂拭菱花不喜看”,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照镜子这一细节描写,生动地传达出诗人因自身状况不佳而不愿面对自己形象的心理,可见他内心深处对现状充满了沮丧与失落 。

“又恐无人肯青眼”则直接抒发了他对无人赏识的担忧。此句巧妙借用“青眼”这一典故,直白地表达了渴望得到他人认可、提携的想法,凸显出诗人在困境中的孤独与无助。

最后“事须凭仗小还丹”,用求仙炼丹中“小还丹”借指能帮助自己摆脱困境的贵人或助力,幽默风趣又带有自嘲意味地表达出诗人对于改变现状的一种憧憬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生动地塑造出一个身处困境却依然心怀期望的落魄文人形象。

李群玉

李群玉

唐澧州人。字文山。性旷逸,极有诗才,“居住沅湘,崇师屈宋”,不乐仕进,以吟咏自适。裴度荐之,诏授弘文馆校书郎,未几乞归,卒。有《李群玉集》。 ► 2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