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

黄鹤佐丹凤,不能群白鹇。 拂云游四海,弄影到三山。 遥忆君轩上,来下天池间。 明珠世不重,知有报恩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沈佺期:唐代诗人,与王之涣等同为边塞诗派代表人物。
  • 黄鹤:传说中的仙鸟,象征着高洁或仙逝。
  • 丹凤:神话中的神鸟,象征皇权和祥瑞。
  • 白鹇(xián):一种色彩艳丽的鸟类,古代常被用作宫廷或贵族的观赏鸟。
  • 拂云:穿越云层,形容飞翔之高。
  • 三山:道教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三座仙山。
  • 君轩:君主的车驾或宫殿。
  • 天池:此处可能指仙境或皇家园林的湖泊。
  • 明珠:比喻珍贵的物品或人才。
  • 报恩环:古代表示忠诚和报答恩情的饰品。

翻译

黄鹤陪伴着神鸟丹凤,却无法融入白鹇的群体。它在云端自由翱翔,游历四海,身影在三座仙山之间穿梭。我遥想你在宫殿之上,它从天而降,来到你的天池之畔。这世上明珠难寻,但我知道,黄鹤是懂得报答恩情的使者。

赏析

这首诗以黄鹤为载体,寄寓了诗人对高贵品格的赞美和对君主的忠诚之情。沈佺期通过黄鹤与白鹇的对比,暗示了自己虽身在高位,但仍保持着超脱世俗的清高。黄鹤的飞翔和游历,象征着诗人的理想追求和广阔的胸怀。最后一句“明珠世不重,知有报恩环”,表达了诗人即使身处困境,也愿意如黄鹤般报答恩德的决心,体现了深沉的忠贞之情。

沈佺期

沈佺期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 ► 1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