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雪十韵

· 吴融
雨冻轻轻下,风乾淅淅吹。 喜胜花发处,惊似客来时。 河静胶行棹,岩空响折枝。 终无鹧鸪识,先有鹡鸰知。 马势晨争急,雕声晚更饥。 替霜严柏署,藏月上龙墀。 百尺楼堪倚,千钱酒要追。 朝归紫阁早,漏出建章迟。 腊候何曾爽,春工是所资。 遥知故溪柳,排比万条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雨冻:雨结成冰。
  • 风乾:风吹干燥。
  • 淅淅:风声。
  • 胶行棹:船桨在河中行进困难,形容河水结冰。
  • 响折枝:风吹断树枝的声音。
  • 鹧鸪:一种鸟,这里指不认识的鸟。
  • 鹡鸰:一种鸟,这里指先知的鸟。
  • 雕声:鹰的叫声。
  • 柏署:指官署。
  • 龙墀:皇帝的殿阶。
  • 紫阁:指朝廷。
  • 建章:指宫殿。
  • 腊候:腊月的气候。
  • 春工:春天的生机。

翻译

雨结成冰轻轻落下,风吹干燥发出淅淅声。 花儿在喜悦中绽放,仿佛客人突然来访。 河中船桨行进困难,山岩上风声折断树枝。 最终没有鹧鸪认识,先有鹡鸰知晓。 马儿急促地争先,鹰的叫声在傍晚更显饥饿。 霜降严寒覆盖官署,月光悄悄爬上皇帝的殿阶。 百尺高楼可供倚靠,千金酒宴值得追寻。 早晨早早回到朝廷,夜晚从宫殿出来迟缓。 腊月的气候何曾有误,春天的生机是万物所需。 远远地想到故乡的溪边柳树,排列着万条细丝。

赏析

这首作品以冬日的雪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变化。诗中“雨冻轻轻下,风乾淅漉吹”描绘了冬日的寒冷与干燥,而“喜胜花发处,惊似客来时”则巧妙地以花的开放比喻喜悦之情。后文通过对马、鹰、霜、月的描绘,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最后以对故乡柳树的思念作结,表达了对春天生机的期盼和对故乡的深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吴融

吴融

吴融,字子华,吴翥孙,唐越州山阴人,生于唐宣宗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公元903年),享年五十四岁。唐昭宗龙纪进士。韦昭度讨蜀,表掌书记。坐累去官,流浪荆南,依成汭。后以礼部郎中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唐昭宗反正,御南阙受贺,融最先至,草十数诏,语当意详,进户部侍郎。终翰林承旨。有《唐英歌诗》。 ► 3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