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小金山禅寺

梵王宝殿郁重重,万叠烟花绕鹫峰。 珠树独栖玄圃鹤,瑶坛长起法池龙。 绣棂虚映江光入,残碣真看野藓封。 直北彤云瞻望迥,江湖何用叹萍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梵王宝殿:指佛教寺庙中的大殿。
  • 郁重重:形容建筑物层层叠叠,气氛庄严。
  • 万叠烟花:形容山间云雾缭绕,如同烟花般绚烂。
  • 鹫峰:指佛教圣地中的山峰,常用来比喻佛教的圣地。
  • 珠树:传说中仙境里的树,结满珍珠。
  • 玄圃:传说中的仙境,也作“玄圃台”。
  • 瑶坛:指仙境中的祭坛,也用来比喻高洁的地方。
  • 法池:佛教中指用来洗涤心灵的水池。
  • 绣棂:指精美的窗户。
  • 残碣:指残破的石碑。
  • 野藓封:指石碑上长满了野生的苔藓。
  • 直北彤云:指北方的红云,常用来形容北方的天空。
  • 瞻望迥:远望,形容视野开阔。
  • 江湖何用叹萍踪:江湖指社会,萍踪指漂泊不定的生活,意为在社会中漂泊,无需叹息。

翻译

佛寺的大殿庄严重重,山间云雾缭绕如同万叠烟花围绕着圣山。仙境中的珠树上独栖着玄圃的仙鹤,高洁的瑶坛上常有法池的龙起舞。精美的窗户映着江水的波光,残破的石碑上长满了野生的苔藓。远望北方天空的红云,视野开阔,何必在社会中漂泊时叹息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晚泊小金山禅寺时的所见所感。诗中,“梵王宝殿郁重重”等句,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后句通过“直北彤云瞻望迥”等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漂泊生活的超然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梁有誉

明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