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孙少参姜佥宪王参戎衡州石鼓山登高

· 张吉
九日频年醉异乡,一尊今日复衡阳。 空怀饵菊胜餐玉,却喜刲鲜类截肪。 自诡隐宫虽醢脔,无辜赤子尚豺狼。 孤亭俯瞰波涛恶,语及君臣泪满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
  • 孙少参: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姜佥宪: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王参戎:人名,具体身份不详。
  • 衡州石鼓山:地名,位于今湖南省衡阳市。
  • 饵菊:指食用菊花,古人认为菊花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 餐玉:比喻食用珍贵之物,这里指仙丹之类。
  • 刲鲜:指宰杀新鲜的牲畜。
  • 截肪:比喻食物如脂肪般肥美。
  • 自诡:自以为隐秘。
  • 隐宫:指宫廷中的隐秘之处。
  • 醢脔:指肉酱和肉块,这里比喻残酷的刑罚。
  • 无辜赤子:指无罪的百姓。
  • 孤亭:指石鼓山上的亭子。
  • 君臣:指皇帝和臣子。

翻译

重阳节我常年在异乡醉饮,今日又在衡阳举杯。 我空想着食用菊花胜过仙丹,却欣喜于宰杀新鲜食物如脂肪般肥美。 自以为隐秘的宫廷虽有残酷刑罚,但无辜的百姓仍受豺狼般的压迫。 孤亭俯瞰波涛汹涌,谈及君臣之事,泪水盈满眼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重阳节在衡州石鼓山的登高情景,通过对食用菊花和新鲜食物的对比,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百姓苦难的同情。诗中“孤亭俯瞰波涛恶”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观的险恶,也隐喻了社会的动荡不安。结尾的“语及君臣泪满眶”,则深刻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百姓疾苦的深切关怀。

张吉

明江西馀干人,字克修,号翼斋,别号古城。成化十七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贵州布政使。精研诸经及宋儒著作。尝曰“不读五经,遇事便觉窒碍”。有《陆学订疑》、《古城集》。 ► 4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