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题十七首

· 张弼
承恩天上有佳期,暂向亲庭捧寿卮。 落叶拂衣秋漠漠,飞云引目路迟迟。 催人白发时难缓,报国丹心剑自知。 我在鸳班当拄笏,春风争看凤来仪。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承恩:承受恩泽。
  • 亲庭:指父母。
  • 寿卮:寿酒,祝寿的酒杯。
  • 漠漠:形容景色密布或气氛浓盛。
  • 引目:远望。
  • 迟迟:缓慢。
  • 丹心:忠诚的心。
  • 鸳班:指朝班,即朝廷官员的行列。
  • 拄笏:原指用笏板支撑,这里比喻在朝中任职。
  • 凤来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翻译

在天上承受恩泽,有美好的约会,暂时向父母敬献寿酒。落叶轻轻拂过衣襟,秋意浓密,飞云远望,道路显得缓慢。催人老去的时光难以放缓,但报国的忠诚之心,只有剑自己知道。我在朝中任职,如同用笏板支撑,春风中争相观看凤凰的非凡舞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家国情怀的深沉表达。诗中,“承恩天上有佳期”展现了诗人的荣耀与期待,而“落叶拂衣秋漠漠”则通过秋景的描绘,传达出时光流逝的哀愁。后两句“催人白发时难缓,报国丹心剑自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自我牺牲的精神。结尾的“春风争看凤来仪”则以凤凰的吉祥象征,预示着国家的繁荣与希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坚定的爱国情怀。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