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中病作

暑气蒸衣湿,幽栖祗自怜。 那堪多病客,偏怯火云天。 旅梦惊啼鸟,乡愁望过船。 杖藜何所值,野寺一僧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ī):仅仅,只是。
  • 火云:形容夏日炎热的云。
  • 杖藜(lí):拄着藜杖,一种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

翻译

暑气蒸腾,衣服都被湿气浸湿,我孤独地居住在这里,只能自怜。作为一个多病的旅人,我特别害怕这炎热的夏日。在旅途中,梦被啼鸟惊醒,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望着过往的船只。我拄着藜杖,不知所往,只有野寺中的一位僧人还陪伴着我。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夏日旅途中的孤独与病痛,以及对家乡的深切思念。诗中“暑气蒸衣湿”生动地表现了夏日的酷热,而“幽栖祗自怜”则传达了诗人孤独无助的心境。后句通过“旅梦惊啼鸟”和“乡愁望过船”进一步以景生情,抒发了诗人的乡愁和对过往船只的期盼,希望它们能带来家乡的消息。结尾的“杖藜何所值,野寺一僧还”则以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僧人孤独生活的共鸣。

戚继光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