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山大忠祠

· 张弼
宋亡本无罪,元入曾何功。 所以志士怀,千载犹忡忡。 海涯一片石,镵纪宋运终。 当时二三子,戮力抱遗弓。 事以人力竞,敢谓天眼矇。 天眼终自瞭,天水流无穷。 南来合尊子,又坐穹庐宫。 反覆复宛转,昭晰亦冥蒙。 君子惟尽巳,天人任违从。 海阳屹孤庙,春秋祀大忠。 遗民一掬泪,远酒烟涛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厓山:地名,位于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 大忠祠:为纪念宋末抗元英雄而建的祠堂。
  •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 镵纪:刻记,镌刻。
  • 二三子:指少数几个人。
  • 戮力:合力,共同努力。
  • 遗弓:指宋朝的遗民。
  • 天眼矇:比喻天意不明。
  • :明亮,清楚。
  • 合尊子:指元朝的统治者。
  • 穹庐宫:指元朝的宫殿。
  • 昭晰:明白,清楚。
  • 冥蒙:模糊不清。
  • 遗民:指宋朝灭亡后仍然忠于宋朝的人。

翻译

宋朝的灭亡并非因为自身的罪过,元朝的入侵又有什么功绩可言。因此,忠诚的志士们心中,千年来依旧忧虑不安。海边的一块巨石上,刻记着宋朝命运的终结。当时的几位英雄,合力守护着宋朝的遗民。他们以人力抗争,岂敢说天意不明。最终天意自明,天水流淌不息。南来的元朝统治者,又坐在了宫殿之中。历史反复无常,时而清晰时而模糊。君子只管尽自己的本分,天命与人事任其自然。海阳屹立着孤庙,春秋两季祭祀着大忠之士。遗民们的一掬泪水,远远地洒在烟涛之中。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宋朝灭亡的哀思和对忠臣烈士的敬仰。诗中,“宋亡本无罪,元入曾何功”一句,直接抒发了对宋朝无辜灭亡的悲愤,以及对元朝入侵的不认同。通过“海涯一片石,镵纪宋运终”等句,诗人以具象的石头刻记,象征性地描绘了宋朝的终结,增强了历史的沉重感。后文通过对忠臣烈士的描述,展现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以及后人对他们的深切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对忠义精神的崇高赞颂。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

张弼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