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告暂憩:暂时告假休息。
- 小金山: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处风景秀丽的小山。
- 济世才:有治理国家、服务社会的才能。
- 蓬莱:神话中的仙境,这里比喻作者的居所或心境。
- 伏杉:隐藏的杉树,可能指未被发现的才华或美景。
- 百粤:古代对广东一带的称呼,泛指南方。
- 飞栋:高耸的建筑物。
- 斫三台:斫,砍削;三台,星宿名,古代常用来比喻三公(最高官职),这里可能指高大的建筑或显赫的地位。
- 驱赢骨:驱使疲惫的身体。
- 听笛:听笛声。
- 吹落梅:吹奏《落梅花》的曲子,古代曲名。
- 五云:五彩祥云,象征吉祥。
- 扶日月:扶持国家的光明,比喻辅佐君王。
- 衔杯:举杯饮酒,指欢聚。
翻译
诸位都是济世之才,我虽在蓬莱仙境般的居所中暂歇,也感到无比畅快!听说在百粤之地有隐匿的杉树,常在高耸的建筑中眺望三台星宿。我虽未老,但愿以疲惫之躯报效国家,却先听到了笛声吹奏的《落梅花》。只愿五彩祥云扶持国家的光明,无论相逢何处,都能举杯欢聚。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戚继光虽在休假中,但心系国家,渴望为国家贡献力量的情怀。诗中通过对比“济世才”与“蓬莱”的逍遥,以及对“伏杉”、“飞栋”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愿景和对个人责任的深刻认识。末句“但愿五云扶日月,相逢到处好衔杯”更是寄托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祝愿。

戚继光
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 。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 2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