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兴化寺

· 康麟
一入招提境,浑忘尘世踪。 昙花飞扑马,法雨洒降龙。 台殿丹青古,林峦紫翠重。 香朝常供佛,齐午不鸣钟。 梅蕊晴薰雪,葭灰暖逼冬。 追陪人杂遝,语笑气从容。 鹿女衔花献,山僧煮茗供。 静中闻一鸟,幽处见双松。 览胜贪如画,谈玄悟彼宗。 题诗纪良会,红日转西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招提:指寺院。
  • 昙花:佛教中指瞬间即逝的美好事物。
  • 法雨:比喻佛法的普及和滋润。
  • 丹青:指绘画,这里形容建筑色彩鲜明。
  • 紫翠:指山林的青绿色。
  • 香朝:指早晨的香火。
  • 齐午:指正午时分。
  • 梅蕊:梅花的花蕾。
  • 葭灰:芦苇灰,古代用来测定季节。
  • 追陪:追随陪伴。
  • 杂遝:形容人多杂乱。
  • 鹿女:佛教中的神女。
  • 山僧:山中的僧人。
  • 谈玄:谈论深奥的道理。
  • 彼宗:指佛教的教义。

翻译

一踏入寺院的境地,便完全忘记了尘世的纷扰。昙花在马前飞舞,法雨滋润着心田,仿佛能降服龙神。台殿色彩斑斓,古朴典雅,林中山峦青翠欲滴。早晨香火缭绕,供奉着佛像,正午时分却听不到钟声。梅花的花蕾在晴朗的日子里仿佛被雪熏染,芦苇灰温暖地预示着冬日的到来。人们追随陪伴,言语笑语中流露出从容不迫的气息。鹿女神女献上鲜花,山中的僧人煮茶款待。静谧中听到一只鸟儿的鸣叫,幽深处见到两棵松树。欣赏这美景如同观赏画卷,谈论深奥的佛教教义,领悟其中的真谛。题诗记录这美好的聚会,红日渐渐沉入西山。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兴化寺的所见所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寺院的宁静与美丽,以及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昙花飞扑马,法雨洒降龙”等句,巧妙地运用佛教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和对尘世的超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康麟

明广东顺德人,字文瑞。景泰五年进士。授御史,巡按福建。官至福建按察佥事,以忤上官归。有《雅音汇编》、《世教录》。 ► 28篇诗文

康麟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