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卿

列国乱无象,说客竞驰轶。 虞卿信豪举,蹑蹻售奇术。 藉藉入赵来,英风孰能匹。 高谈析世纷,众辨欻如窒。 见齐功莫当,搆秦虑何密。 始获双璧酬,终居一城逸。 谁悟论纵智,讵悔归梁失。 节高弃相年,书著穷愁日。 嗟哉浊世士,徇时树名实。 荣臻朝享鼎,机伏暮涂锧。 何如舍之去,名成功亦毕。 寄谢后世人,鉴观存简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蹑蹻(niè juē):穿着草鞋,形容行走艰难。
  • 欻(xū):忽然。
  • 搆(gòu):构思,策划。
  • 纵智:放纵智慧,指不拘泥于常规的智慧。
  • 归梁:指回到梁国。
  • 涂锧(tú zhì):古代刑具,比喻遭受刑罚。

翻译

列国纷争,乱象丛生,辩士们竞相奔走,展现才华。虞卿以豪迈的举止,穿着草鞋,展示他的奇谋异术。他名声大噪地来到赵国,其英勇风采无人能及。他高谈阔论,分析世事纷争,众人的辩论忽然间都显得黯然失色。他论及齐国时,功绩无人能挡,策划对付秦国时,计谋又何等周密。起初他得到了双璧的赏赐,最终却只得到了一座城池的安逸。谁能理解他放纵智慧的论断,又岂会后悔回到梁国的决定。他节操高尚,放弃了相位,却在穷困潦倒的日子里著书立说。可叹浊世中的士人,追求时世的虚名实利。荣耀时如同朝堂上的鼎,危机时却如同傍晚的刑具。不如舍弃这一切,名与功都已成就。寄语后世之人,以此为鉴,铭记于心。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虞卿在乱世中的豪迈与智慧,以及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诗中通过对比虞卿的高谈阔论与世人的辩论,突出了他的非凡才能。同时,通过对虞卿放弃相位、著书立说的描写,表达了对浊世中追求虚名实利的不屑,以及对后人的警示。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乱世英雄的赞美和对世俗的深刻洞察。

梁有誉

明广东顺德人,字公实,号兰汀。与欧大任等同学于黄佐,有诗名。嘉靖二十九年进士,除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等结诗社,史称后七子。因念母,称病归。杜门读书,虽大吏至,亦不出见。卒年三十六。有《兰汀存稿》。 ► 2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