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施道士

· 张穆
黄玉危冠白鹤翎,王侯争奉讲真经。 肩摩日月成三象,手捏风雷役六丁。 岂为出神骑竹杖,每因施法别松庭。 朱明洞里曾留约,鸾鹤乘间俟叩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玉危冠:黄玉制成的华丽高冠。
  • 白鹤翎:白鹤的羽毛,这里指道士的服饰。
  • 讲真经:讲解道教的经典。
  • 肩摩日月:形容道士的法力高强,能够触及日月。
  • 三象:指天、地、人三才。
  • 手捏风雷:形容道士能够操控风雷。
  • 役六丁:六丁是道教中的六位神将,役使六丁指能够指挥这些神将。
  • 出神:指灵魂出窍。
  • 骑竹杖:指道士的飞行法术,骑着竹杖飞行。
  • 施法:施行法术。
  • 松庭:指道观。
  • 朱明洞:道教中的一个洞府,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留约:留下约定。
  • 鸾鹤:神话中的神鸟,常用来象征仙人。
  • 俟叩扃:等待敲门。

翻译

头戴黄玉高冠,身披白鹤羽毛,王侯们争相邀请他讲解道教真经。 他的肩膀仿佛能触及日月,形成天、地、人三才之象,双手能操控风雷,指挥六位神将。 他并非只是为了灵魂出窍而骑着竹杖飞行,每次施法都离开道观。 在朱明洞里,他曾留下约定,等待着鸾鹤乘着空闲时刻,敲门而来。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道士的高超法力和仙风道骨。诗中,“黄玉危冠白鹤翎”一句,即以华丽的服饰象征其超凡脱俗的身份。后文通过“肩摩日月”、“手捏风雷”等夸张手法,展现了道士的神奇能力。结尾的“朱明洞里曾留约,鸾鹤乘间俟叩扃”则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暗示了道士与仙界的联系,以及他等待仙缘的宁静心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道教文化的赞美和向往。

张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敬之。张和弟。正统四年进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有《勿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