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画

· 张弼
张子三年游赤县,每望西山情恋恋。 故人潘阆忽我过,为说西山景堪羡。 玉泉瀵出山之根,晴雷喧空山若颤。 涧流绕我读书庄,落花游鯈相回旋。 傍涧腴田百亩馀,春蔬秋果栽应遍。 推窗正视诸佛卢,紫翠丛中金碧绚。 先生有意此移居,可以藏修可游衍。 轩冕红尘飞不来,静玩天人穷圣宪。 我闻此语喜无极,便得载书酬夙愿。 高弁长裾三四徒,助我蒐罗亲笔研。 试将越砥砺铅刀,漫把吴丝添袜线。 故写幽怀入草图,买山无资先立券。 图中三子知为谁,我欲挽之为保见。 粉署王郎赞一言,他日来游共清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县:指中国。
  • 潘阆:人名,可能是作者的朋友。
  • (fèn):泉水涌出的样子。
  • (tiáo):一种鱼,这里指游鱼。
  • 腴田:肥沃的田地。
  • 佛卢:佛寺。
  • 金碧:指金碧辉煌的装饰。
  • 轩冕:古代官员的车马和服饰,代指官职。
  • 蒐罗:搜集。
  • 越砥:越国的磨刀石,这里指磨刀石。
  • 吴丝:吴地产的丝线,这里指丝线。
  • 买山:指购买山地以隐居。
  • 保见:保证,见证。
  • 粉署:指官署。
  • 清燕:清雅的宴会。

翻译

张子我三年游历中国各地,每次望向西山都心生眷恋。 我的朋友潘阆突然来访,告诉我西山的美景令人羡慕。 玉泉从山根涌出,晴空中的雷声让山仿佛在颤抖。 涧水环绕着我的读书庄园,落花与游鱼在其中回旋。 沿涧的肥沃田地超过百亩,春蔬秋果应已种满。 推开窗户正对着佛寺,紫翠之间金碧辉煌。 先生有意在此定居,既可隐居修炼又可游玩。 官职与尘世纷扰无法触及,静心探究天人之道与圣贤之法。 我听闻此言无比欢喜,便带着书籍实现夙愿。 几位高冠长裾的朋友,帮助我搜集珍藏与研习。 尝试用越国的磨刀石磨砺铅刀,用吴地的丝线添补袜子。 于是将这份幽怀绘入草图,买山无资先立下契约。 图中的三人是谁,我希望能拉他们作为见证。 官署中的王郎赞许一句,将来再来游玩共赴清雅宴会。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西山的深切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渴望。诗中通过描绘西山的美景和读书庄园的宁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文化生活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诗歌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理想境界。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