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秋:指秋季的第三个月,即农历九月。
- 新城:新建立的城市或新开发的地区。
- 岐路:岔路,比喻人生的选择或困境。
- 组练:古代军队中的一种训练方式。
- 唳传:鸟鸣声传播。
- 皋鹤:水边鹤,这里指鹤的鸣叫声。
- 霓旌:古代帝王出行时的一种仪仗,这里比喻壮丽的景象。
- 将馌:带领或引导。
- 青骢:青白色的马,这里指骑马的人。
- 靡盬:无用,无益。
- 山鸟:山中的鸟。
翻译
在秋天的第三个月,我滞留在这新城,霜降的岔路上,一把剑横在身旁。 雨水洗净了霜打的枫叶,明亮如军队的训练,鹤鸣声传来,壮丽如帝王的仪仗。 只听说有白酒可以引导人们,不知道骑马的人是否可以避开行进。 我感到惭愧,我的行为如同无用,徒劳地让山鸟来迎接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末滞留新城的孤独与迷茫。通过“三秋行迹滞新城”和“岐路霜侵一剑横”,诗人表达了自己在人生旅途中的困境和孤独。诗中的自然景象,如“雨洗霜枫”和“唳传皋鹤”,不仅增添了诗意,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和追求。最后两句“愧我后尘同靡盬,漫劳山鸟解相迎”,则深刻反映了诗人的自我反省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的复杂情感。
梁元柱
梁元柱,召补福建道御史。三年,监北京乡试。旋奉敕按云南,便道归省,连遭父母之丧,起补广西参议,未赴而病卒。有《偶然堂集》四卷。事见罗孙耀撰墓志铭、吴元翰撰行状。清黄培彝修康熙十三年刊《顺德县志》卷八、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 125篇诗文
梁元柱的其他作品
- 《 偕密因慧定两上人集海珠督造凭虚亭 》 —— [ 明 ] 梁元柱
- 《 凯歌五首 》 —— [ 明 ] 梁元柱
- 《 子凝侄从龙江归移柬招同月子饮曹仙于山中余以病并却时仙拟从陈乔生 》 —— [ 明 ] 梁元柱
- 《 秋霁登楼 》 —— [ 明 ] 梁元柱
- 《 送宅羲侄北上春官兼寄若木侄 》 —— [ 明 ] 梁元柱
- 《 瀛洲亭咏菊 》 —— [ 明 ] 梁元柱
- 《 贺端守陆公祖奏最兼寿太封翁 》 —— [ 明 ] 梁元柱
- 《 初夏集金鱼池次象冈何宫詹韵 》 —— [ 明 ] 梁元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