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萧萧:形容风声或雨声。
- 孤鹜(wù):孤单的野鸭。
- 羽书:古代传递军事情报的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
- 蒿目:远望,这里指忧虑地远望。
- 桐丝:指琴瑟之音,比喻国家的政令。
翻译
江上的波涛在傍晚时分随着潮水涌起,潮水退去后,烟雾中的树木显得静谧而萧瑟。夕阳下,帆船在落日中缓缓展开,孤独的野鸭横飞。夜宿在荒凉的村落,雨中石桥已不见踪影。烽火连年,让人忧心边疆的戍守,紧急的军情何时才能报告辽东的平静。相聚时,我们频频举杯,忧虑地望向远方,不要轻易说国家的政令沉重如汉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边傍晚的景色,通过“波涛”、“暮潮”、“烟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而静谧的氛围。诗中“烽火经年”、“羽书何日”反映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和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最后两句“相看浊酒频蒿目,休道桐丝重汉朝”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无奈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