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黄西村惠安南棕竹杖

惠我棕竹杖,来从九真烟。 亭亭方百节,踽踽已多年。 忆岳重游易,过桥得影先。 夕阳筋骨好,醉入杏花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真:古地名,今越南境内。
  • 亭亭:形容竹子直立的样子。
  • 百节:形容竹子节数多,这里指竹杖的节数。
  • 踽踽:形容孤独行走的样子。
  • 忆岳:回忆岳山,岳山可能指具体的山名,也可能是泛指高山。
  • 重游易:再次游览变得容易。
  • 过桥得影先:过桥时,影子先于身体到达对岸,形容行走迅速。
  • 夕阳筋骨好:夕阳下,感觉筋骨舒畅,适合活动。
  • 杏花边:杏花盛开的地方。

翻译

你赠我一根棕竹杖,它来自遥远的九真烟云之地。这竹杖直立如亭,节节分明,百节之多,它孤独地陪伴我多年。回忆起岳山的重游变得容易,过桥时我的影子总是先我一步。夕阳下,我的筋骨感觉格外舒畅,我醉心于杏花盛开的地方。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赠送的棕竹杖的珍视和感激之情。诗中,“九真烟”、“亭亭方百节”等描绘了竹杖的来历和形态,而“踽踽已多年”则表达了诗人对竹杖长年陪伴的感慨。后两句“夕阳筋骨好,醉入杏花边”则展现了诗人在夕阳下,感受到竹杖带来的便利和舒适,以及在杏花盛开的美景中沉醉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梁以壮

梁以壮(一六○七─?),字又深,号芙汀居士。番禺人。以壮祖在明朝历有宦声,夙有家学。以壮年十一负文字之名,弱冠即有著述,后曾出岭游历。著有全集二十六卷,《兰扃前集》为其另行编选。 ► 362篇诗文

梁以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