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袁强名

· 张穆
生刍一束独徘徊,萧瑟书堂生绿埃。 贫似鹿门同老妇,静曾丹室慕仙胎。 推琴调歇青山断,挂剑人归落木哀。 信是团圞清共炤,年年明月满秋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生刍一束:指新割的草,比喻简朴的生活。
  • 独徘徊:独自徘徊,形容孤独无依。
  • 萧瑟:形容环境凄凉、冷落。
  • 书堂:书房。
  • 绿埃:绿色的尘埃,指书房的尘土。
  • 鹿门:指隐居之地。
  • 老妇:指隐士的妻子。
  • 静曾丹室:指静修的道士或隐士。
  • 慕仙胎:向往神仙的生活。
  • 推琴调歇:弹琴后停止,指音乐的结束。
  • 青山断:青山被遮断,形容景色的变化。
  • 挂剑人归:挂起剑的人归来,指武士或侠客的归来。
  • 落木哀:落叶的哀愁,形容秋天的凄凉。
  • 信是团圞清共炤:相信是团圆的清光共同照耀。
  • 年年明月满秋台:每年秋天的月亮都照满秋天的台阶。

翻译

我拿着一束新割的草,独自在凄凉的书房中徘徊,书房里积满了绿色的尘埃。 我的生活简朴,与隐士的妻子一同老去,我静修时曾向往神仙的生活。 弹完琴后,青山被遮断,音乐停止了;挂剑的人归来,落叶带来秋天的哀愁。 我相信是团圆的清光共同照耀,每年秋天的月亮都照满秋天的台阶。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孤独的隐士形象,通过“生刍一束”、“萧瑟书堂”等意象,展现了隐士简朴而凄凉的生活环境。诗中“推琴调歇”与“挂剑人归”形成对比,表达了隐士对世俗的疏离与对神仙生活的向往。结尾的“年年明月满秋台”则寄托了对团圆和清静生活的深切渴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隐士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张穆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敬之。张和弟。正统四年进士。任工部主事,累官至浙江布政司右参政。有《勿斋集》。 ► 33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