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韵简全聪二上人

· 张弼
同著缁衣遁绿萝,晋书唐律共磋磨。 僧中今见大小朗,世上争传长短歌。 适意岂无千里骏,听经应有一双鹅。 偷閒欲结东林社,须得蔬盘贮水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缁衣:黑色的衣服,这里指僧人的服装。
  • 遁绿萝:隐居于绿萝之间,绿萝是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隐居的环境。
  • 晋书唐律:指晋代的书法和唐代的诗歌,这里代表文化和艺术。
  • 磋磨:切磋琢磨,指共同学习和探讨。
  • 大小朗:指两位名叫朗的僧人,大朗和小朗。
  • 长短歌:指各种长短不一的诗歌。
  • 千里骏:指千里马,比喻杰出的人才或事物。
  • 听经:指听僧人讲解佛经。
  • 一双鹅:可能指听经时的某种象征或典故。
  • 东林社:东林书院,是明代的一个学术团体,这里比喻想要建立的学术或文化交流团体。
  • 蔬盘:装有蔬菜的盘子,这里指简朴的食物。
  • 水梭:可能指水中的鱼,这里比喻简单的生活。

翻译

我们一同穿着僧袍隐居在绿萝环绕的地方,共同探讨晋代的书法和唐代的诗歌。 如今在僧人中遇见了大小朗,他们的诗歌在世间广为流传。 我们心中自然有着远大的志向,就像千里马一样,听经时应有如一双鹅般的专注。 我想要在闲暇之余建立一个像东林书院那样的学术团体,必须要有简单的食物和宁静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艺术的追求。诗中,“同著缁衣遁绿萝”描绘了与僧人共同隐居的宁静环境,“晋书唐律共磋磨”则体现了对古代文化的尊重和学习。后文通过对大小朗的提及,展现了诗人对当代僧人文化成就的赞赏。诗末,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建立一个学术团体的愿望,以及对简朴生活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和对物质生活的淡泊。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文化艺术的深厚情感。

张弼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汝弼,号东海。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105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