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前文:前代的文章、文风 。
- 道孤:指大道(这里可理解为符合道德仁义、文章正道等高尚的思想追求)显得孤独,少有人秉持。
- 流辈:同辈人。
- 荣枯:本指草木的繁茂与枯萎,这里比喻人生的得失、成败、显达与衰落。
- 机关:计谋、权术。
- 孔孟:孔子和孟子,儒家代表人物。
- 管晏:管仲和晏婴,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
- 皋夔(gāo kuí):皋陶(yáo)和夔,传说中舜时的贤臣。
- 唐虞:唐尧与虞舜的并称,指代上古圣明之世。
翻译
努力振兴前代文章,深感正道孤独无倚,耻于和同辈人一起谈论人生的荣耀与衰败。若行事不符合仁义,那还不如保持安静;要是洞察到了权术计谋,这与懵懂无知可大不一样。孔子和孟子想必也会轻视管仲和晏婴,皋陶和夔这样的贤臣未必比不上唐尧虞舜时代的治世之功。侯王要是再问我有何才能,我就暂且放下身段,甘心与世俗儒士混在一起。
赏析
这首诗展现出诗人石延年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首联表明石延年致力于传承和弘扬正统文风、正道思想,不屑于与世俗之人同流合污、追逐功名利禄,凸显其高洁的品行与卓然的志向。颔联进一步深化这种理念,探讨行动与道德的关系,认为违背仁义的行动不如安静无为,还表达了对权术的清醒认识。颈联通过对比历史名人,以孔孟与管晏、皋夔与唐虞的对比,含蓄地表达自己的评价标准,暗示真正的贤能不仅在于功绩,还在于秉持道德准则。尾联表现出一种低调谦逊,甚至带有无奈的姿态,面对侯王的垂问,诗人不想显露锋芒,选择低调处世、融入俗世儒生之中。整首诗语言简洁有力,思想深邃,彰显诗人不为世俗左右、坚持正道的高尚品格 ,在对历史和人生的反思中蕴含深刻哲理,展现古代文人对道德、功名、人生价值的深入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