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喜雨二绝

· 朱熹
雨师谁遣送馀春,珍重天公惠我民。 且看欢颜垂白叟,莫愁頩颊踏青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雨师:古代神话中司雨之神。
  • :派,送。
  • (zhòng):重视,珍视。
  • 天公:指天。
  • :给人好处。
  • 頩(pīng)颊:因生气或害羞而脸红的样子。

翻译

司雨之神是谁派遣来送这暮春的,极其珍视上天对我们民众的恩赐。暂且看看那欢笑着脸的垂暮老人,不要为那脸红害羞的踏青之人而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喜雨给人们带来的欢喜。诗人既表达了对春雨的感恩之情,觉得这是上天的惠泽,又描绘了不同人对于这场雨的反应,有欢颜的老人,还有有些害羞的踏青人。诗歌语言简洁明快,通过简洁的语句却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让人体会到春雨带来的喜悦氛围以及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晦翁、考亭先生、云谷老人、沧洲病叟、逆翁。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19岁进士及第,曾任荆湖南路安抚使,仕至宝文阁待制。为政期间,申敕令、惩奸吏、治绩显赫。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