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至梧州

夜半江风吹竹屋,起挑寒灯怜影独。 荒鸡乱啼思转多,黠鼠啸跃眠不熟。 旧曲情声觉悲凉,故园心眼时断续。 何当牵犬臂苍鹰,锦帽貂裘呼蹴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玉蟾:道教南宗五祖之一,南宋人,本姓葛,名长庚。为白氏继子,故又名白玉蟾。字如晦、紫清、白叟,号海琼子、海南翁、武夷散人、神霄散吏。
  • (xiá):聪明而狡猾。
  • 蹴鞠(cù jū):又名“蹋鞠”“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蹋、踢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

翻译

半夜的时候江风吹着竹屋,起来挑亮寒灯怜惜那孤单的影子。荒僻的鸡胡乱啼叫思绪变得越来越多,狡黠的老鼠啸叫跳跃让人睡不踏实。旧日的乐曲情调和声音让人感觉悲凉,思念故乡的心眼时而断续出现。何时能够带着猎犬挽着苍鹰,头戴锦帽身穿貂裘呼喊着踢蹴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至梧州时在半夜的独特感受和心境。诗的开篇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江风、竹屋、寒灯与独影,烘托出诗人的孤独。荒鸡乱啼和黠鼠的活动进一步增添了夜晚的不安宁,也使诗人的思绪纷繁。旧曲的悲凉更是引发内心对故乡的思念。最后诗人通过对未来带着猎犬苍鹰游玩场景的想象,透露出一种对自由和欢乐生活的憧憬。整首诗在寂静的夜晚氛围中,交织着孤独、思绪、乡情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情感表达细腻而丰富,让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和情绪。

白玉蟾

白玉蟾

宋闽清人,家琼州,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览众籍,善篆隶草书,工画竹石。宁宗嘉定中诏征赴阙,对称旨,命馆太乙宫。传其常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道人。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 ► 121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