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清胜轩

满林幽竹夜来风,南极一点飞寒空。 玉炉异香绕琳宫,此间知有神仙翁。 清胜轩中颇幽绝,白须道士持檀笏。 眉毛掀起溪上云,眼光烁破峰头月。 琼房壁上挂瑶琴,把剑舞罢千古心。 蓬莱一别醉吹笛,今日一见歌长吟。 天祇呵道绿烟起,满前王赵皆珠履。 倦虬缩尾青蛇死,弹指倾倒天河水。 砂篆一挥走神鬼,雷电霹雳动天地。 信知妙用古所无,犹未收拾归天衢。 月冷风清白鹤唳,宝幡飞霞绕玉壶。 武夷散人好诗酒,昔者见君今番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玉蟾:南宋道士,内丹理论家,南宗道教第五代传人。
  • **南极:星宿名,也叫南极星,古人认为是长寿的象征 。
  • **玉炉:装饰精美的香炉。
  • **异香:奇特的香气。
  • **琳宫:仙宫,这里指清胜轩。
  • **檀笏tán hù):檀香木做的笏板,道士举行仪式时使用。
  • **琼房:华丽的房屋,此指清胜轩内房间。
  • **瑶琴:用美玉装饰的琴,泛指精美名贵的琴。
  • **蓬莱: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三座神山之一。
  • **天祇tiān qí):泛指天地诸神。
  • **呵道:古代官员出行时,前驱者喝令行人让路,以显示威风。这里带有神话奇幻色彩。
  • **王赵:具体所指不明确,可能是泛指当时有地位的人。
  • **珠履:缀有明珠的鞋子,这里形容衣着华贵。
  • **倦虬:疲惫的蛟龙。虬(qiú),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
  • **砂篆:道教画的一种符篆,用朱砂书写,被认为有神秘力量 。
  • **天衢:广阔天空,也可引申为天庭。

翻译

夜晚,满山林中清幽的竹子在风中轻摇作响。天空中,南极星宛如一点寒芒在夜空闪烁。精美的香炉中散发着奇异的香气,在这仙宫般的清胜轩里缭绕。能感觉到这里必定住着神仙一般的老者。

清胜轩中十分清幽静谧。一位须发皆白的道士手持檀木笏板。他扬起的眉毛仿佛能搅动溪上的云霞,坚毅的目光好似能穿透峰头高悬的明月。

华丽的房间墙壁上挂着精美的瑶琴。道士持剑舞罢,仿佛寄托了千古以来的豪情壮志。就像是从蓬莱仙岛一别后,带着醉意吹着笛子而来,今日相见,更是忍不住放声长吟。

天地诸神喝道开道,周围绿烟袅袅升起。众多达官显贵身着缀明珠的华丽鞋子聚集于此。疲惫的蛟龙蜷缩起尾巴,青蛇般的灵气好似在消散。但道士弹指间,仿佛能倾倒天河之水。

道士挥动朱砂绘制的符篆,神通广大到能驱使神鬼。符动之时,雷电霹雳,震撼天地。如此奇妙的法术相信是古来罕见。可即便拥有这般神通,却还未将本领收回归入天庭。

在清冷的月色下,清风拂面,白鹤发出阵阵鸣叫。绣有宝物的旗帜如飞霞般环绕着冰清玉洁的壶器。武夷散人喜好吟诗饮酒,过去曾见过你,如今又再次相遇了。

赏析

这首诗是白玉蟾描写清胜轩以及轩中道士形象与神通的诗作。诗开篇营造出清幽玄幻的氛围,通过夜晚竹声、空中星辰、炉香等描写,暗示此地非凡俗之地,引出“神仙翁”这一关键人物形象。中间部分着重刻画道士的超凡姿态与本领,独特的外貌描写(“白须道士持檀笏”“眉毛掀起溪上云”等),以及超强的神通展现(“把剑舞罢千古心”“弹指倾倒天河水”),极富想象力地塑造出一个高深莫测、功力超凡的道士形象。接着描述众人围绕和神奇景象,增添神秘气氛。诗中还穿插蓬莱等神话元素,丰富意境内涵。末尾回到现实中的“武夷散人”与“君”的相遇,在奇幻的氛围里添了一丝生活气息与重逢喜悦,使整首诗既充满奇幻浪漫色彩,又与现实有所关联,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超凡的艺术想象力 。

白玉蟾

白玉蟾

宋闽清人,家琼州,字白叟,又字如晦,号海琼子,又号海蟾。入道武夷山。初至雷州,继为白氏子,自名白玉蟾。博览众籍,善篆隶草书,工画竹石。宁宗嘉定中诏征赴阙,对称旨,命馆太乙宫。传其常往来名山,神异莫测。诏封紫清道人。有《海琼集》、《道德宝章》、《罗浮山志》。 ► 1210篇诗文

白玉蟾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