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戎叶太仆携妓招同万伯文梁元珍邓伯乔李烟客饮湖心亭
霞光山色夕阳天,箫鼓中流载画船。
宾客醉时听玉漏,梁尘飞处落金钿。
惊看节序黄花后,坐对尊罍绿草前。
灯火背城明月夜,断桥堤柳锁寒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箫鼓:泛指乐奏。箫,(xiāo),一种竹制管乐器。鼓,打击乐器。
- 玉漏:古代计时漏壶的美称。
- 梁尘:屋梁上的灰尘。
- 尊罍(zūn léi):泛指酒器。
- 黄花:这里指菊花。
翻译
夕阳西下,霞光映照着山色,天空被染成一片绚烂。在江中心的水流中,画船上传来悠扬的箫鼓之声。宾客们在沉醉中倾听着计时的玉漏声,屋梁上的灰尘在欢歌笑语中飞扬,金钿首饰也随之飘落。惊讶地发现时节已过了菊花盛开之时,众人坐在绿草如茵的前面,面对着美酒佳肴。灯火在远离城市的地方闪烁,明月高悬夜空,断桥边的堤岸上柳树低垂,笼罩在寒冷的烟雾之中。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湖心亭宴饮的情景,展现出一幅优美的画面。诗的首句通过“霞光山色夕阳天”,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美丽的自然风光,为整个宴饮场景营造了一个浪漫的氛围。“箫鼓中流载画船”则写出了宴饮的地点和热闹的氛围。接下来的“宾客醉时听玉漏,梁尘飞处落金钿”,表现了宾客们的尽情欢乐和沉醉。“惊看节序黄花后,坐对尊罍绿草前”,既点明了时间已经过了菊花盛开的季节,又描写了人们在绿草前享受美酒的情景。最后两句“灯火背城明月夜,断桥堤柳锁寒烟”,以灯火、明月、断桥、堤柳和寒烟等元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清冷的画面,与前面的热闹形成对比,给人以丰富的审美感受。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将自然景色与宴饮欢乐的场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