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黄岐:此处可能是一个地名。
- 才俊:才能出众的人。
- 长沙旧校官:可能指曾在长沙担任过校官(古代掌管学校的官员)的人。
- 乡国:家乡。
- 客舍:旅馆,这里指在外地居住。
- 风尘:比喻旅途的艰辛或生活的动荡。
- 四海:天下,全国各地。
- 儒冠:古代儒生戴的帽子,借指儒生。
- 禾峰:可能是一座山的名字。
- 长啸:撮口发出悠长清越的声音。
- 飞翰:飞速的书信,此处或可理解为一种寄托情感的表达。
翻译
黄岐的龙氏有很多才华出众的人,高兴地见到了曾是长沙旧校官的你。 在故乡之外的地方已经十年了,依旧像住在客舍之中,在这动荡的世间,只有你这儒生保持着本色。 在山中采药无人知晓,但在石上题诗却有客人观赏。 向西远望那青青的万丈禾峰,我为你撮口发出悠长的声音,寄托我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龙非池的赞美和惜别之情。诗的首联通过对龙氏多才俊以及见到长沙旧校官的描写,引出了所要赠别的对象。颔联描述了龙非池在他乡的漂泊生涯以及作为儒生的坚守,体现出他的坚韧与执着。颈联则描绘了龙非池的一些生活场景,采药无人识与题诗有客看形成对比,表现出他的孤独与才华。尾联以远望禾峰,为君长啸送飞翰作结,表达了诗人对龙非池的祝福和思念,情境交融,给人以悠远的意境。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龙非池的形象和境遇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感慨。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
刘崧的其他作品
- 《 过梧州怀广西佥宪王子启胡子祺时分按各州 》 —— [ 明 ] 刘崧
- 《 题山水小景 》 —— [ 明 ] 刘崧
- 《 送萧同可之肇庆 》 —— [ 明 ] 刘崧
- 《 九月二十五日有传秋闱两榜至书舍见思永杨植以诗中乙科喜乡闾之有人学业之丕振因赋三绝以自释 》 —— [ 明 ] 刘崧
- 《 秋夜南溪席上听邬和卿胡琴歌时和卿留袁城将归西昌 》 —— [ 明 ] 刘崧
- 《 凤村阻雪赠曲秀才 》 —— [ 明 ] 刘崧
- 《 陪郑同夫唐寅亮诸同志会饮管氏山亭分韵得出字 》 —— [ 明 ] 刘崧
- 《 忆廖氏池亭牡丹因寄文英友兄并约同饯范实夫 》 —— [ 明 ] 刘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