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曾公岩:岩石名,这里的“曾公”不是具体的某个人,可能是以姓氏命名的一处景观。
- 通天侧:靠近通天的地方(侧,旁边)。
- 凿通:开凿使通畅。
- 不堪:不能忍受,这里指不忍看到、不堪目睹。
- 乱后:战乱之后。
- 南归:向南方回归。
- 忆:回忆,怀念。
- 春阴:春天的阴云。
- 虎卧:像老虎卧着一样(形容山形或地势)。
- 千峰雪:许多山峰像雪一样(形容山峰的颜色或景象)。
- 万壑风:众多山谷中的风声。
- 城市:城里。
- 长是:常常是,总是。
翻译
曾公岩在通天的旁边,原本是曾公自己开凿通畅的。向东望去,不忍心看到遭受战乱后的景象,向南回归,却回忆起在曾公岩中的时光。春天阴云笼罩下,像老虎卧着的山峰好似覆盖着千峰雪,日落时分,猿猴啼叫,万壑间回荡着风声。在城市中分别后应该很少见到了,常常看着云彩就会想起曾公岩。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曾公岩展开,描绘了曾公岩的位置和景色,以及诗人在战乱后对曾公岩的怀念之情。诗的前两句介绍了曾公岩的位置和来历,表现出其独特之处。接下来的两句,通过“东望不堪遭乱后,南归却忆向岩中”,表达了诗人对战乱的悲痛和对曾公岩的眷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的后两句“春阴虎卧千峰雪,日落猿啼万壑风”,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曾公岩周边的春景,阴云下的山峰如虎卧,日落时猿啼风鸣,营造出一种壮美而又有些凄凉的氛围。最后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曾公岩的思念,以看云忆岩作结,抒情含蓄而深沉。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悠远,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