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四日同王徵君萧国录游云峰寺观壁间旧画墨龙有感

· 刘崧
梵宇凭虚构,僧房隐树开。 窗间时见虎,山下或闻雷。 路绕岩腰上,泉通石骨来。 凄凉馀画壁,风雨半莓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梵宇(fàn yǔ):佛寺。
  • 徵君:古代朝廷对不接受朝廷征聘的隐士的尊称。
  • 萧国录:人名。
  • 莓苔(méi tái):青苔。

翻译

佛寺凭借想象构建而成,僧房隐藏在树林中若隐若现。 窗户之间时而能看到像虎一样的影子,山下有时会传来雷声。 道路环绕着山岩的腰部向上延伸,泉水通过石头的内部流淌而来。 凄凉的是那残留的壁画,在风雨中半数已被青苔所覆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游览云峰寺的情景。首联写佛寺的构建和僧房的位置,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颔联通过“时见虎”和“或闻雷”,增添了一些神秘的气息,同时也表现出环境的变幻。颈联描述了山路和泉水,展现出自然的景观。尾联将视线聚焦在壁间的旧画墨龙上,“凄凉”“风雨”“莓苔”等词,烘托出一种沧桑和萧索之感,蕴含着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整首诗意境清幽,语言简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某种情感或思考,给人以回味的空间。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