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郡邑(jùn yì):府县。
- 寇盗:盗贼,此处指入侵的敌人。
- 管宁:三国时期著名隐士。管宁去,指像管宁一样去隐居避世。
-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居,指像屈原一样居处,有忧愁国事之意。
- 计拙:计谋笨拙。
- 忧虞(yōu yú):忧虑。
- 剧:严重。
- 閒(xián):同“闲”,指闲适、悠闲。
翻译
府县的山水依旧在,然而却饱受着战乱盗贼的侵扰。长久以来心中想着像管宁那样离去隐居,却不知能否如屈原一般忧国而居。计谋拙劣致使忧虑深重,闲适时间多了以致礼法也疏忽了。柴门之外春草长满,惊喜地捧着故人寄来的书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处在战乱时期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礼法疏忽的无奈。诗中的“郡邑溪山在,风尘寇盗馀”通过对比,突出了战乱对地方的破坏。“长怀管宁去,未卜屈原居”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既想逃避战乱,又心系国家。“计拙忧虞剧,閒多礼法疏”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的焦虑和心境的变化。最后“柴门春草满,惊捧故人书”,以景衬情,在荒芜的景象中,故人的书信带来了一丝温暖和惊喜,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些亮色。整首诗意境深沉,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