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蓼滩

· 刘崧
向午上滩当北风,扬帆绝险似惊鸿。 青山乱出云日下,黑石漫浸波涛中。 欹眠估客耳目眩,捎撇棹郎心胆雄。 江流喷薄不自极,人生艰难安可穷。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大蓼(liǎo)滩:蓼,是一种草本植物,多生长在水边或水中。大蓼滩应是一个地名,此处有较多的蓼草。
  • 向午:接近中午。
  • 惊鸿:形容动作轻盈敏捷,像惊飞的鸿雁。
  • 欹(qī)眠:斜躺着休息。
  • 估客:商人。
  • 捎撇:划船的动作,形容船桨快速地划动。
  • 棹(zhào)郎:船夫。

翻译

接近中午的时候上大蓼滩,正对着北风,扬起风帆穿越险要之地,好似惊飞的鸿雁般敏捷。青山在云日之下错乱地呈现出来,黑色的礁石慢慢浸没在波涛之中。斜躺着休息的商人感到头晕目眩,船夫们却勇敢地快速划动船桨。江水流淌汹涌澎湃没有尽头,人生的艰难又怎能有尽头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大蓼滩行船的情景,既有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如青山、黑石、波涛,又有对人物感受的刻画,如商人的晕眩和船夫的勇敢。诗中通过“扬帆绝险似惊鸿”“黑石漫浸波涛中”等诗句,生动地展现了行船环境的艰险,以及江水的汹涌澎湃。同时,诗人在结尾处发出“江流喷薄不自极,人生艰难安可穷”的感慨,将江水的奔腾不息与人生的艰难联系起来,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理。整首诗语言生动,意境开阔,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