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夷陵

岸头烟色暗寒芜,东下夷陵水似铺。 出峡江声城畔急,傍岩渔火雨中孤。 秦灰未冷还兴楚,汉鼎难安可恨吴。 惆怅千年如昨日,夜深閒坐揽吟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夷陵:在今湖北宜昌市东南。
  • 寒芜(wú):寒秋的杂草。
  • 秦灰:指秦始皇焚书的灰烬。
  • 汉鼎:汉代的鼎,这里以鼎比喻政权。

翻译

岸边的烟雾使寒秋的杂草显得更加暗淡,顺流东下前往夷陵,江水好像平铺开来。出了峡谷,江水的声音在城边湍急地响着,靠着山岩的渔火在雨中显得孤独。秦始皇焚书的灰烬还未冷却,楚国又兴起,汉朝的政权难以安稳,让人愤恨吴国。惆怅千年的往事如同发生在昨日,深夜闲坐,捋着胡须吟诵诗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夷陵的景色以及诗人对历史的感慨。首联通过描绘岸头的烟色和寒芜,以及夷陵江水的浩渺,营造出一种苍茫的氛围。颔联进一步描写出峡江声的急促和雨中渔火的孤独,增添了几分萧索之感。颈联则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感叹秦楚汉吴的兴衰,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思索。尾联诗人在深夜中静坐,思绪万千,仿佛千年的历史就在昨天,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的感慨。整首诗意境苍凉,情感深沉,将景色描写与历史思考相结合,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