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万太守季崇致仕

秋色南来雁影随,使君归兴浩难追。 离情且尽当筵酒,世事徐看罢局棋。 召伯甘棠终恋恋,窦家仙桂更奇奇。 清风千古西江水,濯取长缨趣自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zhì shì)
  • 浩难追:极其强烈,难以抑制。
  • 召伯甘棠:召伯在棠树下听讼断狱,办理政事,公正无私,后人思念他,对那棵棠树也倍加爱护。这里用来称颂万太守的政绩。
  • 窦家仙桂:窦家五子相继登科的典故,这里预祝万太守的后人能够取得功名。
  • 长缨:缚敌的长绳,比喻达致某种目的的手段。这里象征着保持高洁的品德和追求。

翻译

秋天的景色中,南飞的大雁的影子相随,万太守您辞官归乡的兴致极其强烈难以抑制。暂且将离别的情感都融入这筵席上的酒中,世间的事情可以慢慢地看作是一局结束的棋。您就如召伯对甘棠树一般,对治理过的地方终是充满留恋,也祝愿您家如窦家般,后代能有奇特的成就、陆续取得功名。那清醇的千百年如一日的西江水,用来洗净长缨,其中的趣味您自己知晓。

赏析

这首诗是为送别万太守退休而作。诗的首联通过描绘秋景和南飞的大雁,烘托出万太守归乡的急切心情。颔联则以喝酒和看世事如棋局,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和对世事的超脱态度。颈联运用召伯甘棠和窦家仙桂的典故,赞美了万太守的政绩,并对他的后人寄予了美好的祝愿。尾联以清醇的西江水象征高洁的品德和追求,暗示万太守退休后仍能保持高尚的情操。整首诗意境优美,用典恰当,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万太守的敬重和祝福,又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潘希曾

明浙江金华人,字仲鲁,号竹涧。弘治十五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兵科给事中。出核湖广等地边储归,不赂刘瑾,被廷杖除名。瑾败,起刑科右给事中。嘉靖时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南赣,入为工部右侍郎。治河有功。官至兵部左侍郎。有《竹涧集》。 ► 46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