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田文彦高先丞相信国公诸孙先是丞相故第及祭田类为孙寇所夺事平彦高尽复之为新祠祀丞相于故第盖盛举也余过富川拜丞相祠因与彦高相见道旧于别也写墨竹为赠复题诗以美之

· 刘崧
丞相祠前竹满墀,亭亭风节在孙枝。 讵知雪压霜披后,如见龙游凤翥时。 万壑秋声传瑟瑟,两溪晴绿浸离离。 新图写赠还相别,晏岁风流重尔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墀(chí):台阶上的空地,亦指台阶。
  • 讵(jù)知:岂知,怎知。
  • 翥(zhù):鸟向上飞。
  • 瑟瑟:形容风声或其他轻微的声音。
  • 离离:繁茂的样子。
  • 晏岁:晚岁,晚年。

翻译

在丞相祠前,台阶上布满了翠竹,竹子挺拔秀丽,风节彰显在孙枝上。怎知在雪压霜披之后,仍能如见到龙游凤翥般的姿态。万壑中传来秋风瑟瑟的声音,两条溪水在晴光下绿波浸润,竹子繁茂。我画了一幅新的墨竹图相赠,在分别时写下这首诗来赞美这件事。在这岁末之时,希望你我的风流情谊能让你时常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丞相祠前的竹子为描写对象,通过对竹子在雪压霜披后依然展现出如龙游凤翥般姿态的描绘,赞美了竹子的坚韧和风节,也借此暗示了对丞相高尚品德的敬仰。诗中还描绘了万壑秋声和两溪晴绿的景象,为竹子的生长环境增添了一份意境。最后,诗人通过赠画和题诗,表达了与富田文彦高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这段交往的珍视,同时也希望在岁末之时,这份情谊能被对方铭记和思念。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将竹子的形象与人物的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富有感染力。

刘崧

刘崧

元末明初江西泰和人,原名楚,字子高。洪武三年举经明行修,授兵部职方司郎中,迁北平按察司副使。坐事谪输作,寻放归。十三年召拜礼部侍郎,擢吏部尚书。寻致仕归。次年,复征为国子司业,卒于官。谥恭介。博学工诗,江西人宗之为西江派。有《北平八府志》、《槎翁诗文集》、《职方集》。 ► 2548篇诗文